今年是德國統一30周年,雖然人們普遍認同統一后的德國很多方面比以前更好,但不少東德人仍然會懷念昔日生活和文化中的點滴,而一些沒有親歷過兩德分裂時期的人則對未曾見識過的東德社會帶著幾分好奇。在柏林,仍舊有很多讓人想起東德時代的東西,折射出人們的懷舊情結。
東德老品牌食品暢銷
東西德正式統一后,來自西方的商品迅速涌入東部地區,人們的消費習慣仿佛在一夜之間改變了。當時的東德產品一度被認為是造型粗糙、質量低劣的代名詞,擺在貨架上再無人問津。直到1990年代中期,東德人開始思念陪伴他們成長的好產品,于是一些被西德企業并購的東德老品牌,帶著充滿感情的廣告宣傳語再次出現在市場上,其銷售額和地位也隨著人們的懷舊需求而持續提升。
“東德情結”其實很多時候來自難以改變的“東德胃”。在東德生活過35年的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因為經歷過物資匱乏的年代,在兩德統一后的很多年,她仍然習慣囤積食品,家里餐桌上還經常出現東德特色的酸辣濃湯、俄羅斯烤肉和匈牙利燉菜。筆者現在生活在柏林,超市里常見的食品就有不少是東德老品牌。比如,1856年創始于薩克森—安哈特州的氣泡酒品牌“小紅帽”,目前每年可售出數百萬瓶酒,在德國氣泡酒市場的占有率高達40%。“包茨納”牌芥末醬也是最有名的東德產品之一,現年銷量3600萬罐,占全德國23%的市場份額,工廠所在地包岑市還建有一座“芥末醬博物館”,各年代的芥末罐頭和芥末食譜都在展示之列,甚至可以在一個芥末柜臺品嘗特殊口味的醬料。
東德小汽車與懷舊之旅
“衛星”牌小汽車是東德的國民車,被東德人昵稱為“特拉比”。因為當時西方世界停止對東德出口鋼鐵,造成鋼材短缺,所以車體是用合成樹脂、棉花纖維和布料構成的熱固性塑料制造的。“特拉比”缺點頗多,引擎技術滯后,動力不足,速度慢,噪聲大,尾氣污染嚴重,但它卻是東德人彼時的唯一選擇,后來成為集體記憶。“特拉比”生產耗時久,因此從1957年誕生至1991年停產,總產量僅有370萬輛,當時想要擁有這樣一輛汽車,通常需要在預訂后等待數月甚至數年。柏林墻倒塌后,曾有成千上萬的東德人開著小巧單薄的“特拉比”,在車身的劇烈震動、隆隆巨響和陣陣白煙中,穿越邊界前往理想中的西德,也留下了記錄一個時代的經典情景。
今天,“特拉比”儼然成了代表東德的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和懷舊載體,現存柏林墻遺址“東邊畫廊”上有一幅著名的小汽車沖破圍墻的涂鴉作品,象征了東德人民對于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據統計,德國近年仍有大約3萬輛登記在冊的“特拉比”,不僅受到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的青睞,車迷們還成立了專門的俱樂部,定期聚會和交流心得。
筆者經常在街頭看到花花綠綠的“特拉比”小汽車,這是在柏林很受歡迎的名為“特拉比車隊”的城市旅游項目。在出發地點“特拉比世界”停著近百輛改裝過的不同顏色和圖案的汽車,游客可以任選一輛自己喜歡的,跟隨導航員自駕或作為乘客游覽,途經柏林墻、勃蘭登堡門、菩提樹下大街、柏林大教堂、紅色市政廳、柏林電視塔、查理檢查站等東德地標景點。
東德主題博物館里的舊時光
柏林有多個以東德時期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為主題的博物館,其中最有名的當屬2006年開館的坐落在施普雷河畔的“民主德國博物館”,它有超過25萬件藏品,大部分都來自熱心市民的捐贈。展覽包括家庭、學校、工作、假日等版塊,以互動、娛樂和科學的方式講述東德的方方面面,亮點包括在原版“特拉比”轎車中模擬駕駛、模擬東德國家安全部審訊室場景、擺滿可觸摸的老物件的廚房和起居室以及幫助孩子了解歷史的體驗類游戲和老玩具等。
無獨有偶,柏林海勒斯多夫區有一座原樣保留下來作為博物館的東德公寓,它是該地區4.2萬座“板式建筑”之一,房屋中的所有建筑材料、家具陳設和生活用品都來自東德時期。潘科區“文化釀酒廠博物館”的常設展覽“東德日常生活”,則通過日常物品、歷史文獻、影像資料等形式,展示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東德人在公共場所和私人空間中的生活狀況。
大湘西導游服務公司 Copyright(C) 2014 湘ICP備09006180號